鹦鹉鱼常见病大全及治疗方法
鹦鹉鱼的常见病:白点病、黑斑病、肤霉病,主要都是因为水质的恶化导致霉菌孳生,或是鱼体皮肤受伤,被水中的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而引致的。归根到底,水质是这些常见病出现的导火线。由此可见,保持水质的清洁至关重要!为让鹦鹉鱼能在好的水质环境下健康成长,一般2~3天换一次水,每次换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水。
1.白点病。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病;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症状: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同时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因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
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
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
3)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汞有毒,鱼不易排出体外。
4)中期、晚期,特效药为硝酸亚汞,但鱼对此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90×45×60(厘米)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北京动物园治疗此病治愈率较高,一般损失不大。
2.黑斑病。极为常见的观赏鱼疾病,一年四季皆会出现此病。
症状和病变:鱼体长出“黑斑点”,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治疗:放养新鱼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生、投放活饵料时注意清洁消毒。水质保持清洁以隔绝水霉菌的生长。一般可以防止此病的发生。
1)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cmx55cmx45cm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着。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3)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4)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5)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3.肤霉病。又称水霉病、白毛病,为观赏鱼最常见疾病之一。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
症状: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治疗: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
1)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
2)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加l%食盐浸泡20~30分钟,
3)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分钟,
4)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次甲基蓝溶液浸泡20~30分钟,
5)或用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
6)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二(0.0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三(0.3ppm)的甲醛溶液直接泼洒入水族箱,以抑制霉菌的孳生。
7)可用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