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宠物

狗狗囊尾蚴病症状,感染囊尾蚴多久有症状

狗狗囊尾蚴病症状,主人应及时带狗狗去医院进行治疗。如果狗狗出现下面几种症状,说明狗狗患上了囊尾炎。一起来看看吧。1、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不振振,呕吐腹泻,严重时还会出现脱水症状。2、眼睛肿胀,流泪,鼻子发红,耳朵发痒,流鼻涕,打喷嚏,咳嗽。3、皮肤瘙痒,有红肿现象。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不要耽误病情。


一:囊尾蚴病的症状

猪囊尾蚴病是由绦虫幼虫寄生于肌肉组织引起的疾病。
(1)症状猪囊尾蚴病一般症状不明显,只有严重侵袭某些重要器官和组织要害之后,才能见到症状,如消瘦、贫血、水肿、间或衰竭、前肢僵硬、声音嘶哑、沉浊的短咳和呼吸困难及发育不良,甚至死亡。若囊虫寄生于眼部,往往发生眼球变位、视力模糊甚至失明等。寄生在大脑时引起中枢神经紊乱和急性脑炎,甚至发生突然死亡。
(2)防治防治猪囊尾蚴病必须兽医、人医和食品卫生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宣传,开展群众性的防治工作。患有绦虫病的病人,是传播猪囊虫病的惟一来源,应搞好人的普查。对于确诊为有绦虫的,应立即用氯硝柳胺、硫双二氯酚、槟榔南瓜子合剂和仙鹤草根沫等驱虫药物进行治疗。驱出的绦虫要深埋,防止病原扩散。
改善饲养管理,注意公共卫生,做到人有厕所猪有圈,猪圈要远离厕所,防止猪吃到人粪中虫卵或孕节。人粪应进行生物热处理后再作肥料使用。
加强肉品卫生检验,发现有囊虫寄生的猪肉要按规定处理。

二:羊囊尾蚴症状

羊痘病(Qrf)是羊感染一种病毒后,皮肤上发生化脓性炎症,再传染给人,使人发生羊痘。
潜伏期5~6天,初起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的水疱、能发展成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可有脐凹,大小为3~5cm。在24~48小时内疱破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红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以后变成乳头瘤样结节。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病程一般为3周,也可长达5~6周,获得永久性免疫。皮疹数目不多,为单个或数个,好发于手指、前臂及面等暴露部位。除了局部有轻微肿痛外,无全身症状或仅有微热,局部淋巴结肿大。有些人在发病后2周,于躯干部出现一过性斑丘疹,亦可在四肢伸侧出现多形红斑样皮疹。
1.绵羊痘:病羊体温升高达41~42℃,结膜眼睑红肿,呼吸和脉搏加快,鼻流出黏液,食欲丧失,弓背站立,经1~2天后出现痘疹,痘疹多见于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先出现红斑,后变成丘疹再逐渐形成水疱,最后变成脓疱,脓疱破溃后,若无继发感染逐渐干燥,形成痂皮,经2~3周痊愈。发生在舌和齿龈的痘疹往往形成溃疡。有的羊咽喉、支气管,肺脏和前胃或真胃黏膜上发生痘疹时,病羊因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死于败血症。有的病羊见痘疹内出血,呈黑色痘:还有的病例痘疹发生化脓和坏疽,形成深层溃疡,发出恶臭,常为恶性经过,病死率高达20%~50%以上。
2.山羊痘:病羊发热,体温升高达40~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在尾根、乳房、阴唇、尾内肛门的周围、阴囊及四肢内侧,均可发生痘疹,有时还出现在头部、腹部及背部的毛丛中,痘疹大小不等,呈圆形红色结节、丘疹,迅速形成水疱、脓疱及痂皮,经3~4周痂皮脱落。
(1)平时做好羊的饲养管理,圈要经常打扫,保持干燥清洁,抓好秋膘。冬春季节要适当补饲做好防寒过冬工作。
(2)在羊痘常发地区,每年定期预防注射,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大小羊一律尾内或股内皮下注射0.5毫升,山羊皮下注射2毫升。
(3)当发生羊痘时,立即将病羊隔离,羊圈及管理用具等进行消毒。对尚未发病羊群,用羊痘鸡胚化弱毒苗进行紧急注射。
(4)对病羊要加强饲养管理。
发病以后建议使用羊毒抗做治疗,肌肉注射,用2次
一期梅毒的症状:男性多发生于阴茎的包皮、冠状沟、龟头或系带上。同性恋男性常发生于肛门直肠部。女性好发生于大 小阴唇内侧部位,也可发生于子宫颈等处。同时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不痛。通过接吻感染者,硬下疳可发生于唇、下颌部和舌等部位,也可发生于眼睑、手指和乳房等处,有时硬下疳未愈合前可同时伴发其他性病,如淋菌性皮炎。一期梅毒的硬下疳内有很多梅螺 旋体,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二期梅毒的症状:可有发热、疲倦、头痛、喉痛、肌肉痛、关节痛、厌食等全身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偶有肝脾肿大。血像可有白细胞增多,贫血和血沉升高等。约70%的患者表现有皮疹,叫梅毒疹。梅毒疹可有多种不同表现,一般分布对称广泛,无痒感。 三期梅毒的症状:部、躯干和四肢,呈群集分布不对称,无痛性,进展缓慢,逐渐发生溃疡。溃疡一般由中央开始缓慢愈合,遗留瘢痕。皮肤树胶肿呈单个硬结,逐渐增大成浸润块,崩溃后形成溃疡,病程中一些区域自愈遗留瘢痕形成。如口腔粘膜和鼻粘膜受累时,可导致鼻中隔和软硬腭穿孔,骨骼损害主要有骨膜炎、骨树胶肿等。

三:脑囊尾蚴病的三大症状是

链球菌易引发脑膜炎,说一下表现症状:会出现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这种属于神经症状。

早期出现脑膜炎型的链球菌,前期用大量磺胺类药物治疗明显,但要注意防止磺胺类药物侵害肝脏,所以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治疗的同时,饮水加入清肝利胆的中药或西药,以防肝肾负担过重引起的不食尿黄等症状,并适当加入抗病毒药物防止继发感染。说一下其他表现症状:如果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1~3天内死亡;慢性型病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病猪多为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高度跛行,甚至不能站立,严重的可瘫痪,病程可达2~3周,这种属于败血型;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其中,最急性病例主要见于流行初期,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就突然死亡;淋巴结脓肿型,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多见于断奶仔猪和育肥猪。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耳下、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病程3~5周。

所以猪链球菌病,可分为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即败血型)、猪链球菌性脑膜炎(即脑膜炎型)、猪淋巴结脓肿(即淋巴结脓肿型)三种类型。脑炎属于其中一种。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为预防之策,但并不是百分百就能防控住。接种疫苗还要注意圈内通风,消毒保温措施工作。病菌主要通过口鼻和皮肤破损感染,注意猪群咬架,一有出现立马隔离。平日做好药物预防工作,有个别出现此类症状的猪,最好隔离,整圈拌料广谱抗菌药物(青霉素类或多西环素或磺胺类药物)预防。

治疗措施:前期治疗效果明显,后期继发感染严重治疗无效。对于有脓肿情况,在脓肿变大时可以切开排出脓液,用稀释过的高锰酸钾冲洗,涂上碘酊,注意消炎防止继发感染。

对于关节炎型链球菌,前期可选用大剂量的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如氨苄青霉素、高含量的头孢噻呋钠、苄星青霉素、磺胺嘧啶、磺胺六甲(磺胺类药物穿透力强,对链球菌有比较好的疗效,但是对肝脏副作用比较大,因此在治疗的同时需饮水或注射配用清肝利胆的药物辅助)配合镇定镇痛药物,注意防止继发感染,早期治疗有效。

对于慢性关节炎型,需要耐心治疗,一边防止继发,一边治疗调理,一般慢性关节炎型形成期为2到4周,因此两三天治疗无明显效果,需要长期调理,以防继发感染。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链球菌是猪的一种常见重要病原体,也是人类动物源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因,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和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少部分患者发生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严重病例病情进展非常快,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





四:狗狗囊尾蚴虫

俗话说贴秋膘,秋季是催肥的季节,养羊一般选择在秋季来临之时做个完整的驱虫。那么秋季该怎么驱虫呢?有如下3点:

01

一、放牧羊群的驱虫

放牧羊群,特别是大坝、河堤、水田放牧的羊群,的重点工作就是驱虫,做好驱虫就成功了一半,主要有四大寄生虫需要注意:

放牧羊群

1

肝片吸虫

急性肝片吸虫感染的主要季节是夏末和秋季,主要表现是:体温升高,偶尔腹泻,通常3-5天死亡。慢性肝片吸虫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表现为贫血、消瘦、下颌水肿,然后死亡。解剖可在肝脏横切面发现童虫。

治疗:1、氯氰碘柳胺钠,按照每公斤体重0.1-0.2ml,皮下或者肌肉注射。

2、 三氯苯达唑,按照每20斤一片口服。

3、保肝健胃,肝片吸虫危害最严重的器官是肝脏和胆囊,对发病羊在驱虫后使用疏肝健胃散拌料或者煎水饮用。

三氯苯达唑

2

前后盘吸虫

前后盘吸虫寄生于瘤胃、真胃、小肠和胆管壁上。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顽固性拉稀,粪便粥样、水样、腥臭,消瘦、下颌水肿、高度贫血、血液稀薄。本病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主要由于牛羊吃了含有前后盘吸虫的囊蚴的水草而受到感染。

治疗:由于前后盘吸虫寄生于瘤胃,而瘤胃纤毛大大降低药物对童虫的作用,所以使得驱虫工作比较艰难。

一般采取联合用药法,氯硝硫胺片+吡喹酮,或者氯硝硫胺片+三氯苯达唑+左旋咪唑同时用药的方法。

3

绦虫

幼年羊感染莫尼茨绦虫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贝氏莫尼茨绦虫多在秋后发病。绦虫寄生虫肠道,主要症状是粪便变软,消瘦、黏膜苍白、贫血,粪球表面有黄白色的孕节片,形似米粒。

绦虫孕节片

治疗:氯硝硫胺片,按照每15斤体重一片,一次口服

吡喹酮,按照25-40mg每公斤体重,一次口服

第一次驱虫后2-3周,最好进行第二次驱虫。

4

血吸虫

(1)焦虫:表现为持续发烧、眼黄疸、小点状出血、血尿,主要通过蜱虫传播,发病季节3-10月,治疗用三氮眯,5-7mg每公斤,稀释成5%的水溶液深部肌肉注射。

蜱虫

(2)血虫,通过动物吃含有囊蚴的水草感染,可经过胎盘由母体感染胎儿,常表现为颌下水肿、腹下水肿、肠道粘膜有出血点、贫血。治疗用吡喹酮,按每公斤体重20-30mg,一次口服。

三氮眯

02

二、圈养羊群驱虫

圈养羊群感染寄生的几率少一些,主要驱线虫、绦虫,家里有狗的可以着重注意一下囊尾蚴。绦虫可以从粪便中或者解剖肠道孕节片辨别,线虫无需多说,属于常规驱虫,用伊维菌素、左旋咪唑交替使用。这里主要讲讲囊尾蚴(放牧羊群也需借鉴)和不同养殖模式的驱虫:

1

囊尾蚴

囊尾蚴主要寄生于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有的进入胸腔,寄生于肺部。症状为体温升高,解剖后能发现透明的水袋。

治疗:吡喹酮,按照50-70mg每公斤体重口服,可配合磺胺,呋塞米使用。

2

圈养育肥

圈养育肥时间短,广谱驱虫即可,选择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是最方便、全面、快捷的驱虫方式,主要针对线虫、绦虫,成本低,驱虫方式简便。

方法: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按照每100g用于2000斤羊的用量,连续拌料使用2天,10天后再用一次。

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

3

圈养繁殖

繁殖羊不能按照育肥羊那样驱虫,繁殖羊需要针对性驱虫,就是咱们所说的驱干净,因为繁殖种羊使用可达7-8年。主要驱线虫、绦虫。

若发现有其他寄生虫,比如肝片吸虫,有的养殖户会在雨季从河堤、水坝等地割草喂羊,从而导致羊感染吸虫类寄生虫,一旦发现必须针对性用药,驱虫方法参考上方的放牧驱虫用药。

03

三、驱虫后的后续工作

1

粪便堆积发酵处理

驱虫后成熟的虫体会排除大量的虫卵随粪便排出,虫卵在粪便中通过羊的嘴巴、鼻子、皮肤二次感染羊体。粪便发酵有利于进一步杀死粪便中的虫卵,避免二次感染。

2

羊圈消毒

羊圈消毒的作用也是进一步杀死虫卵,虫卵在环境中非常微小,肉眼不能发现,并且存活时间长。

3

保肝健胃

羊驱虫后最后一次用药后即可开始进行健胃,通常选择山楂酵母粉拌料,或者选择具有保肝护肝作用的疏肝健胃散拌料煮水饮用。驱虫健胃不可分开,健胃后给羊增加营养,集中育肥几个月就可出栏或者进行怀孕。

舒肝健胃散

要想羊长得壮,驱虫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不驱虫寄生虫就会抢夺大量的营养。在确保羊体内驱虫后健胃增加营养事半功倍,不管是育肥效果还是繁殖羊怀孕都会更好。


五:人感染囊尾蚴症状

1异体感染:亦称外源性感染,系由于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不好而经口感染;患病的原因可能是误食了含有生的或者是未煮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肉(米猪肉、豆猪肉),